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
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成立于1952年6月19日,总部位于布拉格堡。正式名称是美国陆军特种部队(United States Army Special Forces)因为制服包括绿色贝雷帽而得名。美国军方所引述的特种部队,专指“绿色贝雷帽”特种部队,纵然三角洲也属于陆军特种部队,但编制和指挥均完全不同。
发展历史
绿色贝雷帽是二战时期多支在敌后作战的非正规部队演变而来。1942年6月,战略情报署(中情局前身)成立后,在地中海,北欧及缅甸,印度等地设立指挥机构,领导特别行动队开展特种作战。美国陆军最早的一支正规特种作战部队于1942年7月9日在蒙大拿州成立。二战结束后,美军已经有5支这样的部队。1945年6月,战略情报署解散后,所领导的特战力量归属陆军,正式成为陆军特种部队。
越战中,绿色贝雷帽执行过许多任务,包括“绝密-山西”计划。由于情报有误,营救行动未能成功,队员们只是袭击了一个空战俘营。
在战争中,绿色贝雷帽士兵们必须学习当地语言,行动范围也超出正规陆军能够提供支援的地方。
1957年,美特种部队传奇人物查尔斯.埃文.贝克维斯加入绿贝雷。三年后,他以军事顾问身份前往越南和老挝。1962年,他以交换军官身份前往英国接受特种空勤团受训。1965年,他率领十几名特种兵在越南执行一项代号‘三角洲计划’的行动,对敌后进行秘密侦察和破坏。行动中,他充分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,他本人也被称为“特种作战专家”,后来组建了大名鼎鼎的三角洲特别突击队。
第一次海湾战争中,绿贝雷特种部队被派往伊拉克,配属多国部队营一级单位,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。例如,在开战前成功潜入伊拉克境内,秘密监控敌军动向,其中一个特战小组甚至渗透到离巴格达不到100公里的地方侦察,为多国部队获取了极为重要的情报。
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编制比较独特,并非通常的团营连排建制,而有着自己的编制系统。与世界上大多数特种作战单位编制不同,绿色贝雷帽以群为行动单位。1974年,经过改编后,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编制由一个司令部、一个支援中队、一个通信及维修中队和5个特战群组成。此外,除了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5个特战群,国民警卫队也有两个特战群。
绿贝雷的5个特战群分别是第1,第3,第5,第7和第10特战群。根据战略分工,每个特战群有各自重点作战方向,驻地与负责区域不相同。每个特战群由一个总部和总部连,一个支援连,3个特战营组成,共1400人左右。2012年,每个特战群授权可以增加三分之一的兵力,即增加一个营,总人数接近1800.此外,在非常规作战中,作战单位可向更大规模建制进行扩充。
第1特战群
主要负责太平洋与东北亚地区,受太平洋司令部(PACOM)指挥。第2、3营驻扎在华盛顿州路易斯堡,第1营驻扎在日本冲绳,另外在韩国有一个分遣队基地。
第3特战群
驻地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,主要不属于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地区(不包括北非半岛),受非洲司令部(AFRICOM)指挥。
第5特战群
驻地位于肯塔基州坎贝尔堡,主要部署于中东、海湾地区、中亚和北非半岛,受**司令部(CENTCOM)指挥。第5特战群曾参加余额按,80年代初被部署至埃及,1991年,沙漠风暴行动开始时还在科威特和伊拉克作战。
第7特战群
驻地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,有一个营基地在巴拿马。第7特战群主要部署于拉丁美洲、加勒比海地区,受南方司令部(SOUTHCOM)指挥,也部署于北美,受北方司令部(NORTHCOM)指挥。
第10特战群
主要部署于东欧,巴尔干半岛、土耳其、以色列、黎巴嫩和北非,受欧洲司令部(EUCOM)指挥。第2、3营驻地在科罗拉多州卡森堡,第1营驻扎在德国伯布林根。
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两个特战群为第19和20特战群。19特战群总部设在犹他州,海外部署时受相应地区的作战群指挥。第20作战群总部在阿拉巴马州,1营驻扎在阿拉巴马州,2营在密西西比州,3应驻扎在佛罗里达州。
